宿迁沭阳:乡土人才“智”富一方

热点新闻2020-08-23 17:46:37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宿迁网讯  家乡因乡愁而美丽,乡土因人才而富足。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夏日炎炎,走进花乡沭阳,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工厂车间,处处是火热的忙碌景象,一大批接地气、连民心、有技能的乡土人才,正各展所长,带领着一方乡邻开拓致富路。近年来,宿迁市沭阳县出台《推动乡村振兴乡土人才“百千万”培养计划》,通过产业聚才、培养提能、优化环境,不断建强乡土人才队伍,激发创造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稻田青青白鹭飞,生态和谐美如画,走进位于宿迁市沭阳县十字街道前屯居委会的江苏清泉家庭农场,200亩稻虾田一片碧绿,一只只白鹭翩翩飞舞,与碧绿的稻田交相呼应,勾勒出了一幅天然生态美卷。“我们无肥种植生态大米的优点是省肥、免耕、少生虫、少生病,综合计算,每亩可节约成本200元左右。”江苏清泉家庭农场负责人、县“中坚型”乡土人才耿少秋告诉笔者,他在2017年创办了江苏清泉家庭农场,经多方研究实验,最终采用无肥、一年最多实施两次农药种植模式,从事生态大米种植,不仅避免肥料对河水的污染,有效消减水体富营养化,同时也减少肥料、能源不必要的浪费等问题。“全县有稻虾田五六万亩,如果使用我们这种无肥栽植,年可节约成本一千多万。”耿少秋介绍,作为乡土人才,自己愿意向更多农户分享这种生态种植模式,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金种子”,为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宿迁市沭阳县围绕出台的《推动乡村振兴乡土人才“百千万”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按照生产经营类、技能带动类、社会服务类、电商兴农类4个类别和领军型、中坚型、基础型3个层次,对全县乡土人才分类定级、建库管理,认定省“三带”行动计划人才56名,市“千名拔尖”乡土人才12名,县领军型乡土人才109名、中坚型乡土人才457名、基础型乡土人才23890名。同时,宿迁市沭阳县还聚焦培育提升,催生资源裂变,建立40个乡镇场(街道)乡土人才工作站,实行镇村干部与乡土人才结对联系制度。建立县乡主管部门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远教站点为抓手的乡土人才培训体系,突出花卉苗木、新兴电商、旅游文化等优质资源和产业,以职业院校、远教站点为支撑,实施“定制培养”计划,每年培训乡土人才5万余人次,切实做到产需衔接。

品尝木槿花茶、体验木槿花系列化妆产品、手工制作干花……走进省“三带”新秀、县“领军型”乡土人才、新河镇解桥村“科技村长”魏良余创办的宿迁沭阳翔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园内木槿花竞相争艳,极具风姿,生产车间内,成熟后的木槿花经深加工,变成了花茶、花饼和化妆品等,有效推动当地花木产业提档升级,促进花木与旅游、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融合发展。“我们主要研发生产木槿花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3大类60多种产品,其中,面膜、水乳等为主的化妆品已批量生产,年可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000万元。”魏良余介绍,公司还带动了周边农户通过从事木槿花种植、进入翔玮上班等途径,实现增收致富,这是他认为最有意义的层面。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宿迁市沭阳县优选了101名乡土人才以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科技村长团”,到产业发展需求强烈的村(社区)挂任副职,通过引领和带动,全县涌现出远近闻名的“干花村”“盆景村”“多肉小镇”“花木电商小镇”等一批人才集聚、产业集群的特色乡镇和村居。目前,宿迁市沭阳县乡土人才已创办、领办项目1.4万个,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526个、协会7个,带动农民就业5万人。

关注乡土人才、服务乡土人才、关爱乡土人才,为更好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沭阳县还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积极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农业龙头企业成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柔性引进农业技术专家21名,为乡土人才提供“点对点”“面对面”指导,帮助乡土人才快速成长,县财政设立5000万元乡土人才专项发展资金,将领军型、中坚型乡土人才纳入县高层次人才培养范畴,三年培养期内给予每人每年最高3000元图书资料补贴,同时,还推出“人才贷”“电商贷”“创业贷”等金融产品,帮助近30000名乡土人才实现创业梦。

生于斯,长于斯,现如今,在花乡大地上,一大批能工巧匠、产业能人、文化达人等各类乡土人才,在家乡熟悉的土地上,凭着聪明才智,各展身手,积极作为,正为乡村振兴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袁梦娇  陈芳)

[责任编辑:今日沭阳]

论坛爆料:沭阳论坛网 在线投稿:爆料台 邮箱投稿: news#houqiu.net (请把#换成@)

客服电话:0527-88274850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22 houqi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74893号-8 苏公网安备321322020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