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县残联扎实开展“我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满足残疾人群众对康复辅具的需求,打通辅具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准适配服务个性化。为了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获得高匹配度的辅具,县残联积极创新服务机制,采用县、乡两级残联联动的模式,推行辅具适配上门服务,与受助残疾人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互动,保障辅具适配服务精准化、个性化,逐步形成了评估(筛查)、适配、回访的运作模式。
二是零距离服务精细化。在开展辅具适配工作中,县残联工作人员向残疾人耐心地讲解轮椅等辅具的各种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平常维护等注意事项,通过一对一的个性化配置和零距离的服务,让残疾人朋友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是广宣传扩大受益面。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各级残疾人专职委员上门走访,将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政策发放到群众手中。在人员集中场所,开展政策宣讲和现场咨询,同时,充分利用报刊、网站、微信群发送辅具服务政策,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目前已在全县开展辅具政策服务宣传活动11次,为1500余名残疾人及其亲属提供辅具政策咨询和辅具服务。(章杰金)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