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民政局持续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全力做好低收入人口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精准管理。遵循线上信息共享与线下主动发现相结合的原则,以风险防控为导向,逐步拓宽监测范围。通过细致排查,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纳入系统,强化分层管理与动态监测。2024年走访摸排低收入人口1.4万人次。
实行双线预警机制,确保不漏一人。依托省民政厅“数字民政”信息平台,定期对已享受社会救助的低收入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查。同时,针对尚未纳入救助政策的低收入人口 ,采用“大数据+实地走访”的方式,与乡村振兴、残联、医保、慈善等部门数据共享,进行交叉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救助体系。2024年累计上传低收入人口信息16142条,动态更新低收入人口614户1746人。
分层分类主动救助,形成闭环管理。督促各乡镇(街道)落实联审联批制度,全面实施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分类审核认定”工作。根据申请对象家庭收支情况、财产状况、困难程度等,分别确认为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对象,避免困难群众“反复申请、反复确认”现象发生。截至2024年底,全县精准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2116人、支出型困难家庭684人。
下一步,县民政局将进一步加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困难群众主动求助,同时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优化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与急难救助体系,形成梯度救助格局。此外,还将聚焦精准救助,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预警指标体系与数据共享机制,确保线上线下监测无缝对接,实现应纳尽纳、应救尽救的目标。(荣超)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